乡念依然是春运无法登上的旧船票
除夕的票已开售,意味着春运购票高峰进入尾声,出行高峰即将到来。买到票的人开始打点行装,没买到票的人仍在辗转求索。一张车票上,承载了多少乡情、乡念,让人欢喜让人忧。(2013年01月23日新华网)
春运年年来,年年忙春运,尽管从上到下忙春运,从中央到地方重要春运,从铁道部到乡村关注春运,但春运的哪些事儿真是说不完。
当然春运中也有非常感人的故事,诸如一些民间力量在积极行动帮助农民工买票,或者给在寒风中排队的旅客送上一碗热粥,或者在微博上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这也是春运中的正能量,是春运中让人感受到的一种亲情,亲切,亲爱。
但是春运依然承载不了乡情、乡念、乡愁,依然让人感到回家之路的艰难与艰险,我在这一边,家在哪一边;我还在车站上购买车票,家里的亲人焦急的等待;我还在心里挂念着一丝希望,抢票刷票打破了我回家的梦想,让我与家隔离,让我与家远在天涯海角,近在电话说诉说着一张车票的不易。
有家回不了是一种忧伤,有亲人团聚不了是一种伤感,有车坐不上也是一种伤心。
农民工马俊胜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到火车站购买不到回家的车票,1月22日下午1点,农民工马俊胜和老乡侯起顺、陈少明扛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袋子和用油漆桶装着的洗衣粉、碗筷等杂物,走进北京西站售票厅。他们把行李往柱子边一放,从贴身的口袋里朝外掏出钱和身份证,小跑着来到农民工购票专口。58岁的马俊胜迫切希望能够买到一张开往家乡山东菏泽的火车票,“最好是今天就能走,不管有座没座。”事实并非如此,马俊胜和他的两位老乡没有买到票,他们和2.5亿农民工中的绝大多数一样,此时根本购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因而让他们多了一份辛酸和忧伤。
可不,一位旅客购买不到车票后,把两小小孩子放在了后备厢拉运回家;山东一大学近千名学生买到却是假车票,遭遇了回家难;网上购买车票,几乎是20秒车票就瞬间即逝,购买车票的回家人无能为力。
等等的等等,我们看到的依然是悲伤,更是忧伤。一张火车票载运不了忧伤,一张火车票却增加忧伤,让乡念无法实现,只能是无法登上的旧船票,也到不了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