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网,www.huigongju.com

铁路一线:春运“隐形人”平安“守护者”

2013-02-22 15:04:20 火车票预订

  每当万家团圆之时,繁忙的铁路春运背后,总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无闻地坚守岗位。他们是春运的“隐形人”,也是平安的“守护者”。

  春运期间,笔者深入一线,走近他们,听他们讲工作中的小故事。他们说:“一切为了春运平安顺利”。

  上水工张新华:用最快的速度“喂饱”每一节车厢

  如果你是坐火车回家,你也许会发现,列车一靠站,几名头戴“钢盔”,手持“水枪”的“战士”会立即分头行动,将股道间的上水管插到车厢注水口“喂”列车喝水。他们叫做“上水工”

  今年春运,在柳州站干了25年的上水工张新华,像往年一样,再次“奔赴”春运“战场”。

  一站台K9302次列车刚刚停稳,张新华拖起十多米长的上水管快步向列车注水口跑去。只见他掀开注水盖,迅速将上水管对准注水口,双手握紧管头,使出全身力气把水管插入注水口,然后动作娴熟地用扳手拧开上水阀。

  几秒钟后,水管“砰”的一声掉了下来。“冬天天气冷,水管变得僵硬,没有什么粘性,水压一大就容易脱落,一定要用力插到位才行。”张新华说,这样的“意外情况”,在冬天里,每天都会发生好几次。

  溅出来的水花时常会“崩”得满身满鞋都是,张新华却毫不在意,也没有时间在意。插好第一节车厢的水管后,他飞速向下一节车厢跑去……

  一道列车的水刚刚上满,还未来得及喘口气。K457次列车已经稳稳地停靠在二站台。什么都顾不上,张新华拖着水管就向列车跑去……

  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严寒酷暑之别。长年湿漉漉的工作服,夏天犹如蒸桑拿,冬天好似穿冰衣。    “干我们这工作,最怕的就是碰到下雨天了,穿着密不透风的雨衣,一趟作业下来,里也湿、外也湿。”张新华说。

  柳州站位于湘桂、黔贵、焦柳、黎湛等多条干线的汇合点,属于枢纽站,每天接发列车80多趟,其中需要用到上水的客车达60多趟,比以前工作量增加了近一倍。这60多趟里,除3趟始发列车外,其余都是通过列车。通过列车站停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要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完成上水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每天上水就像打仗一样,旅客赶车在站台上跑,我们上水在股道间跑。”张新华说道。“喂”列车“喝”饱水了,而他们倒是常常忙得喝不上一口水。他说,如果碰上列车“四交会、五交会”,时常要连续干上2个多小时。

  春运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除了图定列车外,车站还增加了临时客车,这意味着上水任务更重了。“可想想,春运期间,每天成千上万的人坐火车回家过年,如果我们不上满水,旅客在车上就没水喝,列车工作人员为旅客做饭菜都成问题,我们不能让旅客一路忍饥受渴坐火车回家啊。”张新华说道。

  轮轴车间煮洗工高巍:6年清洗轴箱数万个

  高巍,是南宁铁路局南宁车辆段轮轴车间的一名煮洗工。工友们时常打趣老高,干活儿就像“涮火锅”。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洗列车轮对的轴箱——用一根五六米长的钢管将8个轴箱像串丸子似的串起来,然后用天车吊入沸腾的碱水池中进行煮洗。

  高巍工作的煮洗间大约有30平方米大小,除去一个煮洗池,一个清洗池,能走动的地方还不足10平方米,煮洗池里沸腾的碱水把整个工作间熏蒸得像一个“桑拿房”。为了彻底把轴箱中的油污前煮洗干净,煮洗池里的水加了工业强碱,强碱水沸腾时冒出的“烟雾”夹杂着刺鼻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

  煮洗15分钟后,高巍吊出轴箱进行冲洗,高压水枪溅起的水花散发出一阵阵热气,高巍早已汗流浃背。紧接着,便是打磨工序。轴箱全都是铸铁材质,轻的有七八十斤,重的有一百多斤,打磨的时候需必须不停地翻动这些“铁疙瘩”,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轴箱打磨无论是对光洁度还是清洁度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哪怕一块指甲尖大小的铁屑残留在轴箱里面,都有可能导致整条轮报废,甚至导致列车热轴、燃轴,引发列车事故。为了精益求精,高巍每次在打磨完,总会脱掉手套用手来回检查好几遍。“隔着手套不好摸,这样更容易摸到细小的铁屑。”为此,高巍的手上是一道道被铁屑划伤的伤痕。

  在紧张的春运工作中,高巍几乎都是在这样“炎热”的寒冬中度过的。今年已经是高巍在煮洗间度过的第6个春运,6年来,经高巍手清洗的轴箱达数万个。

  防洪看守工韦金教、陆慧明夫妇:看守点成了家

  漆黑的夜幕中,列车驶过南昆线108公里处时,铁道旁晃动着两个人的身影,他们几乎没有引起列车上任何一位旅客的注意。

  他叫韦金教,她叫陆慧明,这两口子都是南宁铁路局百色工务段南昆线108公里处的防洪看守工。半年前,正是他们及时发现险情,果断报警,挽救了当时2056次列车上千名旅客的生命。

  南宁铁路局地处祖国南疆,管内线路属于典型的山区铁路,辖区3700多公里线路,80%以上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地理条件复杂,危岩落石是该局安全防范重点工作之一。

  有人形容,山上的每一块危石就像是一颗“炸弹”,在风吹日晒雨淋和列车的震动下,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导致严重的铁路安全事故。看山工的主要任务就是时刻盯控这些“炸弹”,执行看守点与列车“工机”联控,随时向列车司机发出异常情况警报,果断拦停列车。

  在韦金教、陆慧明夫妇“辖区”里,有23块石头最危险,是南昆线重点盯控之一,像春运这样天气条件恶劣,列车运行密集的时期,他们每天轮班作业,工作12个小时,一个当班,一个休息。

  每隔4个小时,韦金教、陆慧明夫妇就会熟练地用看守点电话给看守点两端车站汇报看守点情况。

  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深山野林里,大山、列车、危石、钢轨是他们工作的全部,也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只要有时间,韦金教就会爬上乱石嶙峋、险峻陡峭的山上,去查看那些用红色油漆标注的危石,这些石头的位置早就刻在他的脑子里,有丝毫的异常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春运期间,南昆线每天通过的列车多达40余对,任务十分繁重。其实,离看守点不到数公里就是他们的家。但是,为了确保春运安全,夫妻二人顾不上回家,就在看守房旁边用雨布搭起了临时住棚,把冰箱、电饭锅、电炒锅等家电都搬到了不足3平方米的看守点。

  如今,看守点成了家,家成了看守点。为了生活方便,夫妻二人甚至还圈养几只土鸡,种上一些青菜,在这大山里的铁路旁过起了“两人世界”。

  春运志愿者唐晓勤:考不倒的“问询哥”

  “请问南宁到北京可以坐什么车?”

  “您可以乘坐南宁到北京西的T6次、T190次列车,如果票卖完了,您也可以尝试乘坐K9302次城际列车到桂林转乘T22次列车。”

  232个小站站名脱口而出,百余趟列车时刻表倒背如流,怎样的乘车线路最方便、最省钱即问即答。南宁铁路局春运青年志愿者唐晓勤被网友称为最牛“问询哥”。

  在南宁站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旅客把唐晓勤围得团团转,有咨询乘车线路的,有询问购票方式的。面对一个个难题,唐晓勤总能对答如流。

  别看他只有25岁,却是个对铁路有着十几年研究的“资深专家”。唐晓勤从小就是一个火车迷,一头扎进了红红绿绿的火车堆里,“研究”起了这个铁家伙。

  十几年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南宁铁路局开行的每一趟列车,每一条线路,每一个小站。在他手上,积攒的自己乘坐过的火车票已达300多张。

  许多小站客车是不停靠的,为了弄清每个小站,唐晓勤和他的“铁迷”朋友们,时常是坐火车到相邻的一个停靠站下车,然后像巡道工一样,徒步沿着线路寻遍每一个小站。

  早在几年前,唐晓勤就已经是学校里的“名人”了。老师和同学们无论遇到哪些关于火车的问题,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唐晓勤,“坐火车找晓勤!”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校园中的流行语。

  尤其是在放假、开学乘车的高峰期,唐晓勤的手机号码,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12306”客服中心。有时,遇到紧急情况,半夜三更还会有同学拨打唐晓勤的电话,而他也总是乐此不疲。

  南宁铁路局向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当唐晓勤得知消息后,第一个报了名。唐晓勤说:“每年春运期间,返乡和外出务工的人员非常多,他们大多对乘车、购票都不是很熟悉,现场专业知识的指导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自那以后,唐晓勤每年都会准时报名参加春运志愿者,今年已经是他连续参加的第四次春运了。

  作为一名“资深”志愿者,唐晓勤今年春运担任志愿者二组组长,带领着37名志愿者忙碌在春运第一线,为旅客提供咨询、导购、搬运等服务。

  “天天在这里跑上跑下,一定累坏了吧。”看到唐晓勤忙个不停,笔者上前问道。

  “累肯定会累,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再累都觉得很快乐。”唐晓勤笑呵呵地答道。

●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
相关阅读
  • 公路资讯
  • 铁路资讯
  • 天气资讯
  • 公交资讯
  • 酒店资讯
  • 春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