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补因出汗流失的营养
夏季饮食巧调理补充因出汗流失的营养
盛夏时节,炎热的天气对人体来说是一种“逆境”,身体必须依靠大量出汗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而出汗多不仅会让身体水分流失,还会带走体内的营养,所以,夏季除了多补充水分,还要注意在饮食方面的调理。
汗水的成分相当复杂,除水分之外,还含有钠、钾、钙、镁等矿物质,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以及少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特别是“桑拿天”的时候,空气湿度过高,人体出汗量非常大,而汗液蒸发慢,体温调节更为艰难。营养素和水分损失大,消化系统功能变差,更加重了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觉。那么,如何及时有效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营养呢,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补充。
多喝粥汤 有助消化补充电解质
在夏季,当人出汗比较多的时候,体液损耗比较大,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然而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并且,人的肠胃因受暑热刺激,功能会相对减弱,因此,多吃有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尽量多喝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出汗较多,那么还需要在汤中加一点盐,大致0.3%的浓度,有一点淡淡的咸味就够了,不需要到生理盐水的浓度。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
每天吃牛奶鸡蛋和豆类补充蛋白质
在35℃以上的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每天要保证有1杯酸奶或牛奶,1个鸡蛋或多半个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清爽烹调的瘦肉和鱼,比如清蒸鱼、酱牛肉之类,以补充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
蔬菜水果和杂粮 供应维生素
夏季每日从汗液中损失较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缺乏这些维生素使人身体倦怠、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据测定,高温天气中水溶性的维生素需要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补充维生素C的好办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1的好食品是绿豆、红豆、扁豆等豆子,以及玉米、大麦、燕麦等粗粮,维生素B2的好来源则是牛奶和绿叶菜。如果饮食不周,最好能额外补充每天1-2片复合维生素B和2-3片维生素C。有了充足的维生素,加上足够的矿物质,夏天照样能够精神抖擞!
促进食欲 少量多餐
在高温环境中,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夏季的食物应当清淡爽口,食物的外观和花样要吸引食欲。在调味上的原则是少用油,多用醋;在供餐的次数上不妨少量多餐,在天气凉爽的时段可适当加餐。虽然吃淡苦味、酸甜味的食品非常爽口,但对于消化较差的人来说,如果适当地添加一点咸味、辣味调味品,则更有利于振奋食欲和消化吸收。
不要过量吃冷饮
大热天冷饮备受人们欢迎,虽然这些东西吃起来凉爽可口,却并非解暑佳品。研究证明,冷饮不能降低人的体温,相反,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此外,冷饮中含有大量糖分,渗透压较高,因此它们不能解渴,反而可能越吃越渴。
长期食用冷饮还会导致营养不平衡。如果孩子餐前贪吃冷饮妨碍食欲,造成三餐食物不足,而冷饮营养价值很低,靠它们来充饥,势必会影响夏天的生长发育。冰淇淋算是营养价值最高的冷饮,但其中脂肪含量较高,减肥者应注意控制。普通棒冰和雪糕当中以糖份为主,添加了增稠剂、甜味剂、磷酸盐、香精等多种食品添加剂,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含量很低。
长期食用冷饮,会因过度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局部血管收缩,导致消化道缺血、缺氧,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在闷热难耐时,多喝些凉开水或吃些西瓜之类的瓜果就可以了,既可以消暑,又不伤害身体健康,吃瓜果还可增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