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发动机吸入孔明灯
日前一则客机发动机吸入孔明灯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关注,据悉,由于客机发动机吸入孔明灯,航班被迫延误。一起来看看其详细内容吧!
客机发动机吸入孔明灯
据中联航,2月4日晚,KN5837南苑—南阳航班在滑行道滑行时,机组发现疑似孔明灯,迅即向塔台报告停止滑行并及时关闭发动机。因发动机自然吸力,孔明灯被吸入左发。由于机组正确采取措施,处置果断及时,所幸未造成飞机损伤。但当晚该航班被迫延误,中联航已临时调换飞机,确保旅客顺利成行。
按照《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规定,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和其他升空物体,情节严重的,将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2017年1月16日,公安部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在第四十六条特别增加规定称,违反国家规定,在低空飞行无人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用航空器、航空运动器材,或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升空物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北京市为加强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保障飞行安全,也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北京市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若干规定》。
客机发动机吸入孔明灯
孔明灯是什么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手工艺品,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 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相传五代(公元907~960)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 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以上就是关于客机发动机吸入孔明灯的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